重庆,这座被大山大水环绕的城市,独特的山水地貌塑造了巴渝文化的内涵与特质,而以“山水千里 黄桷参天”为设计寓意的重庆东站,以全新建筑视角向来往重庆旅客展示巴渝特色之美。
重庆东站是全国交通强国“站城一体化发展”试点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23万平方米,这是中铁建设装饰公司徐飞参与的高铁站房工程中体量最大的一座,此前他和项目团队亲手“美颜”了郑万高铁、合安高铁等十余座站房,他们揣着“精心、精细、精致、精品”的初心,用专业施工与深化设计的硬实力,让建筑单元“说话”。
重庆东站候车大厅整体装修效果(王亚洲 摄)
匠心独具:绘就巴渝特色文化
“高铁站房不仅是交通功能,更是展示当地特色文化的载体与窗口。”为了全面了解巴渝文化特色,在前期设计阶段,徐飞与李蒙深化设计团队深入重庆当地特色人文景观,收集文化素材。他们走访朝天门,感受两江交汇的壮阔;漫步洪崖洞,记录吊脚楼的独特韵味;驻足解放碑,捕捉山城烟火的气息。速写本上密密麻麻的线条,相机里定格的光影,都成为他们设计的灵感源泉。
为了让建筑“开口说话”,在车站的每处空间细节中融入重庆元素,深化设计团队从《巴渝竹枝词》《重庆府志》中挖掘出“华蓥雪霁”“桶井猿峡”等巴渝十二景,总结提炼重庆山水、山茶花、吊脚楼等地域文化符号,通过现代设计手法运用到车站空间中。候车大厅的支撑柱上,全景式山水长卷徐徐展开,雪落华蓥的苍茫、猿啼峡江的悠远跃然眼前;服务台旁的石材肌理中,简笔特写的景致若隐若现,仿佛在向旅客娓娓道来老城的故事。
巴渝“十二景”铜板雕刻柱(王亚洲 摄)
据徐飞回忆,他们几乎每周都要与设计院、甲方沟通一次深化设计方案,调整设计图纸的次数,都已经记不清了。但他坚信,设计方案没有最优,每次的方案推敲都加深了他对站房文化的深刻理解。他们的设计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更让建筑空间有了温度与灵魂。
创新为刃:攻克“双曲天花”难题
重庆东站以“山水千里,黄桷参天”为设计理念,候车厅空间设计灵感源自重庆“两江汇流”的壮阔景观,如何将5.6万平米的吊顶天花,模拟出长江与嘉陵江蜿蜒交汇的流动感,这是项目部施工以来面临的最大难题。天花“双曲”造型的施工精度要求极高,工期紧张,还需与屋顶天窗、树形支撑柱严丝合缝配合,施工难度不言而喻。
按照原设计方案,大厅天花计划选用材料为铝条板,但条板线条薄,提供的三种材料样板,均无法模拟水面波动的空间效果。“试试圆管”,徐飞根据十多年站房经验脑海中闪现的想法,他带着项目技术团队沿着这个方向深化研究,运用BIM与3DMAX双模联动技术,建立了候车大厅整体空间模型,反复推演天花与天窗的协调效果,在实体样板施工中,1:1制作三种不同铝圆管尺寸及间距排布的装饰效果,最终,直径20厘米的铝圆管实现了预期效果,后来被大家称为“管帘”天花。
“两江汇流”管帘天花吊顶(王亚洲 摄)
主动创新,必有成效。确定了“管帘”吊顶形式,项目团队还创新提出在管帘上均匀设置微孔,不仅能降低自重,还具有吸音降噪功能。但在安装时,管帘固定和曲率调节又成了新的技术难题。项目技术负责人任帆与厂家技术人员蹲在工地,反复研究各种安装方案,经过一次次模拟、优化、演示,最终确定将封闭铝圆管深化为开口形式,也正是这个小小的子母扣件工艺改进,不仅节省了铝材近30%,还实现安装曲率调整自如,完美呈现“两江汇流”的壮阔场景,演绎出“站即景、城如画”的站房空间美学。
细节为韵:黄桷树柱与山茶藻井
“天上”的难题刚解决,“地上”的挑战便接踵而至。27米高的“黄桷树”造型支撑柱,需精准还原自然树形的分叉角度与曲面弧度。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借助BIM技术提取三维坐标点位,辅以全站仪进行定位,他们自主研发了环形多向可调节龙骨系统,具有多向调节功能,确保面层安装点位精准可控,实现异形树状支撑柱自然延伸的装饰效果。
此外,在天窗与树形柱建构一体化过程中,提前在树形柱端头预留五厘米缝隙,为后期消除误差留有余地。最终,黄桷树柱拔地而起,枝干舒展,托起候车大厅的穹顶,宛如参天古树守护着山城。
“山茶花”九宫格造型藻井天花(王亚洲 摄)
在出站换乘层,团队巧妙融合传统与现代——7组九宫格造型的“山茶花”藻井天花悄然绽放。穿孔铝板的金属质感与中式藻井的古韵相得益彰,仿佛山茶花在站房内盛开。这一设计既传承了巴渝文化,又赋予了空间现代美感。
匠心终成:山水筋骨,城市名片
重庆东站开通运营当天,徐飞站在候车大厅,望着往来旅客仰头时眼里的惊叹,那些被红笔圈改的图纸、熬过的深夜、争红的脸庞,此刻都化作了真实的肌理。站内的每一道弧度、每一处纹理,都凝结着装饰人的智慧与情怀。重庆东站不单是交通枢纽,更是一幅会呼吸的巴渝山水画卷,一座承载城市文化的新地标。
从合安高铁的中小型站房标杆,到中老铁路的“友谊之花”,再到重庆东站的城站融合实践,徐飞和团队始终以匠心雕琢每一寸空间。他们用专业与热爱,让钢筋水泥长出了山水的筋骨,让建筑成为讲述城市文化的窗口。如今,他们又背起行囊,奔赴下一段征程,继续书写新时代站城一体的美学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