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山东海阳乳山港海域碧波万顷,阳光为这片繁忙的海面镀上一层耀眼的金辉。
随着自慰高潮 港航局海阳市生态东港及配套基础设施工程项目负责人李猛发出一声清脆而坚定的收工指令,本月第6个重约2500吨、高达17.7米的沉箱成功精准安装就位。这标志着项目再次刷新沉箱安装施工速度纪录。从单月安装3个提速到单月安装6个,从72小时“慢递”缩短至36小时的“特快闪送”,其背后正是精细化管理的科学助力。
沉箱预制场(乔昊天 摄)
该项目共需预制安装沉箱32个。单个沉箱长18.27米,宽17米,高17.7米,重约2500吨,是重力式码头施工的关键结构。开工以来,项目部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从施工方案科学预控、气象水文精准把控、设备工艺创新升级及施工管理精细优化等多维度发力,成功实现了安全生产前提下沉箱出运安装的“特快闪送”,铸就了响亮的“铁建港航速度”。
明确管理基调 构建长效体系
沉箱出运安装专项施工方案专家会(郝硕 摄)
沉箱出运及安装伊始,项目部便将制度建设和落实作为关键抓手,精心构建涵盖施工方案制定、气象水文把控、设备工艺创新、施工管理优化等环节的全链条“管理网”,建立全员责任矩阵。
项目实施过程中,施工团队严格落实“方案预控、风险预控、过程管控、技术创新、工艺优化、结果考核、反馈闭合”工作方针,形成了“事前有目标、过程有监管、事后有考核”的长效管理体系。在施工方案制定阶段,项目部组织召开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会,广泛吸纳专家意见,对半潜驳搭岸潮高和应急预案进行完善,确保每一环节科学合理。沉箱上坞前,项目部对各分包队伍进行“三级安全技术交底”,并联合监理单位清点出运前准备物资。沉箱拖运过程中,专人跟船确定航线;沉箱出坞时,调度全程指挥船机施工,确保过程可控。同时,项目部制定《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现场质量管理人员发现违反作业标准行为时,直接签发《工程质量问题通知单》,质量管理部门据此填写《工程质量罚款单》,经审批后执行处罚,有力保障了作业安全、质量达标与管理规范。
精准把握要素 铸就品质工程
沉箱出运(乔昊天 摄)
气象水文条件的精准把控是沉箱出运安装全过程精细化管理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沉箱能否顺利出运安装。当风力大于6级、波高超过0.7米时,沉箱定位难度剧增,甚至存在倾覆风险;水流流速超过1米每秒,则显著增加拖带阻力,威胁安全施工。为此,项目部采用定倾高度计算技术,确保沉箱压载后定倾高度≥0.4米,大幅增强稳定性。同时,精准选择高平潮时段作业,预留3米以上干舷高度,并配置拖轮辅助定位,有效应对强流挑战,确保沉箱准确、安全到达预定位置。
在设备与工艺创新升级方面,项目部立足工程实际,深入研究半潜驳作业特性,精确匹配其承载力与沉箱重量。配备“双15吨卷扬机前拉、双12吨卷扬机后拽”的牵引系统,显著增强了沉箱出驳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针对现场复杂环境,项目部创新组合气囊滚运上坞、半潜驳运输和定位船接驳工艺,形成一套高效、精准的沉箱出运安装体系,施工效率大幅提升。同时,积极开展《无掩护恶劣海域水上抛石》等技术攻关,为解决类似复杂海域施工难题提供了有力支撑。
理顺工序衔接 铸就“港航速度”
为强化进度管理,项目部构建了完善的进度管控体系,成立以主管领导为组长、分管生产副经理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生产进度管控领导小组,明确工程管理部门为主责部门。在此框架下,项目部针对性解决水陆进度差异导致的工序衔接问题:优化沉箱横移技术,依据预制场布局科学规划路径,采用卷扬机配合气囊牵引,提高存放和运输效率;探索在附近海域临时存放已完成预制的沉箱,减少二次搬运,提升预制场台座周转率;在基床抛石完成后增配潜水员班组,每天安排两个班组利用低平潮窗口期抢工,严格按照水下作业规范精细整平基床,确保工序紧密衔接,保障施工进度高效推进。
据悉,该项目在海阳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丁字湾国际绿色低碳开放合作区建设重大战略及“以港兴城、港为城用”方针背景下应运而生。项目建成后,将显著壮大海阳市海上航运能力,优化全市投资环境,为临港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自慰高潮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48414号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四十号 邮编:10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