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寒意渐浓的中铁十五局如通苏湖项目工地生活区里,一场别开生面的“板凳会”正热闹开讲。项目党支部利用工友班后间隙,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贯到施工一线,让政策暖流穿透寒意,直抵建设者心间。
“以前总觉得国家开会定的政策高大上,离咱们干活的太远。今天听支部同志一掰扯,才知道全是跟过日子紧连的实在事!”河南籍木工王建国的感慨,道出了在场工友的心声。这正是项目党支部创新理论宣讲的初衷——打破思政学习与一线建设者间的“围墙”,让党的创新理论成为凝聚产业工人的思想纽带。
“农民工是项目建设的主力军,思想统一才能形成合力。”项目党支部副书记坦言,传统宣讲的“书面语”“长报告”在工地上水土不服,支部经多次研讨,最终敲定“到一线、面对面、唠实嗑”的宣讲模式,将课堂搬进生活区、施工现场,用零碎时间开展 “短平快”的政策解读。
“全会提的‘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大家知道这跟咱有啥关系不?”支部书记手持自制的“要点图解”开门见山,随即给出答案:“这意味着《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执行更严,大家的‘钱袋子’有硬保障;安全生产法规落实更细,‘命根子’多道防护;劳动合同、工伤保险这些权益,法律给咱撑腰兜底。”他将政策与工友关切的劳动报酬、安全保障、合法权益精准对接,把“大方针”译成“身边事”。
谈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书记进一步具象化:“放到咱项目上,就是材料堆放规范、工序衔接顺畅、质量管控精准,干出经得起检验的优质工程,这就是咱对国家发展的实在贡献。”围绕“安全、质量、权益、技能”等日常关键词,政策理论被巧妙融入安全帽佩戴、工艺标准、工资发放等具体场景。
互动环节更显温度,来自安徽的钢筋工李师傅询问技能考证政策,党员当场记录并承诺对接培训资源;电工张师傅困惑工伤理赔流程,支部当即表态将制作简明指南贴入宣传栏。这种“有问必答、有需必应”的双向沟通,让宣讲从“我讲你听”变为“心对心交流”。
据了解,此类“一线课堂”将作为项目党建固定动作持续推进。后续支部将依托 “党员责任区”、“铁小峰”党员先锋队、“工人夜校”等载体,把理论学习与技能比武、普法宣讲、困难帮扶深度融合,让党建工作扎根施工生产土壤。
“板凳会”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马培培 摄)